• 1
  • 2
  • 3
  • 4
  • 5
  • 6
    联系方式
    深圳市万川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ShenZhenShi  WanChu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电话:0755-82526883   传真:0755-82557007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澳新亚大厦首座1720

    光明区办公室: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荟萃路翠园居(综合执法大队直入100米)

    萬川國際智慧(香港)有限公司

    電話Tel:00852-2152 3093     傳真Fax:00852- 2156 3921
     

    WANCHUAN INT'L INTELLECTUAL (HONG KONG) CO., LIMITED

     
     地址:  香港湾仔湾仔道165-171号乐基中心1405A室
    注册地址英文:ROOM 1405A, 14/F., LUCKY CENTRE, 165-171 WANCHAI 
    ROAD, WANCHAI, HONG KONG


    网址:www.sz8wanchuan.com
    邮箱:
    sz8wanchuan@163.com

    公众微信平台:sz8wanchuan
    QQ:764681061  1140831228

    万川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川资讯
    • 作者: 万川知识产权
    •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 日期: 2015-12-18
    • 浏览次数: 868

    “近5年来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领域提交专利申请超过2.5万件,部分尖端技术获得重要突破,发展逐步走上快车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达到8%,创历史最好水平……”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中的主要内容,令人备感振奋。


      “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就是对专利等知识产权依赖很强的产业,从国内外发展的实践来看,知识产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所记载的事实说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能力的提升。


      专利助力产业发展


      “近1年来我们已经提交了1000余件专利申请,正是依托量质并举的知识产权支撑,我们的新一代信息产品才能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并取得了同行业销售额全球第一的好成绩。”谈起近年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快速发展的进步,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康威视)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在知识产权布局的基础上,海康威视已经在海外建立了覆盖全球的分支机构与完备的服务体系,使产品更好地贴近和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凭借高技术附加值以及高利润的海外市场,短短数年间,海康威视不但在国外打造了新一代信息行业的中国品牌,年销售收入也从百万元增长到过百亿元,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其实,不只是海康威视,近年来国内很多地方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看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工作,鼓励相关企业大力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报告》显示,仅杭州市现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近600家,拥有相关技术专利超过1万件,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相关技术专利近17件,其中发明专利占52.5%;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重视创新与知识产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綦成元向本报记者表示,正是由于知识产权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今年上半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超过10%,其中工业部分收入增长是同期工业收入增速的5倍以上,工业部分利润同比增长15%。这些数据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实现稳增长的中流砥柱。


      正视差距加速追赶


      尽管专利数量不断增长,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报告》引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数据指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信息通信技术、先进材料和医疗健康技术3个领域,美国、日本和韩国拥有的专利数量占总量的65%,美国在医疗健康技术领域拥有的专利占比近46%,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中国在这一领域拥有的专利只占总量的8%;在以物联网、大数据和量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美国拥有专利数量占总量的36%;而中国在这一领域拥有的专利只占总量的3%,差距明显。


      “这些数据表明,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研发投入仍然不足,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年投入占科研总投入的比例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17%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李顺德分析认为,应该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凝聚各方面的创新力量,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才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事实上,国内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通过提升知识产权能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作出了较为全面的部署,有力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今后几年,要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基础上,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群体性突破、壮大发展并形成一批全球品牌,打造区域经济转型新引擎,形成世界一流创新发展能力,着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5%,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使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主要动力。”綦成元强调。

    版权所有©深圳市万川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粤ICP备13073392号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建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