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深圳市万川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ShenZhenShi WanChu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电话:0755-82526883 传真:0755-82557007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澳新亚大厦首座1720
光明区办公室: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荟萃路翠园居(综合执法大队直入100米)
网址:www.sz8wanchuan.com
邮箱:sz8wanchuan@163.com
ShenZhenShi WanChu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电话:0755-82526883 传真:0755-82557007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澳新亚大厦首座1720
光明区办公室: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荟萃路翠园居(综合执法大队直入100米)
萬川國際智慧(香港)有限公司
電話Tel:00852-2152 3093 傳真Fax:00852- 2156 3921
WANCHUAN INT'L INTELLECTUAL (HONG KONG) CO., LIMITED
地址: 香港湾仔湾仔道165-171号乐基中心1405A室
注册地址英文:ROOM 1405A, 14/F., LUCKY CENTRE, 165-171 WANCHAI
ROAD, WANCHAI, HONG KONG
注册地址英文:ROOM 1405A, 14/F., LUCKY CENTRE, 165-171 WANCHAI
ROAD, WANCHAI, HONG KONG
网址:www.sz8wanchuan.com
邮箱:sz8wanchuan@163.com
公众微信平台:sz8wanchuan
QQ:764681061 1140831228
- 作者: 万川知识产权
-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 日期: 2016-03-04
- 浏览次数: 793次
蓝天白云,碧波荡漾,拥有自然地理优势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如今的创新热潮正逐浪高涨。
青岛双星、海西重工、青岛钢铁、上汽通用……一踏上青岛西海岸新区这片热土,常青的绿树丛中,不时闪现出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道路两旁一排排红顶白墙的建筑,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辉,几乎让初来乍到的人们难以相信这里是工业园区。
国内第一个海洋生物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第一家跨境电商产业园,为这里平添了创新创业的魅力。“这里创新创业的风景更独特。围绕发展海洋‘蓝色经济’走创新发展之路,知识产权工作正在驶入快车道。”青岛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李天传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介绍。眼下,西海岸新区已经聚集了一批具备知识产权优势的百亿级名企和产业,形成了发展“蓝色经济”的生力军。
近年来,围绕该新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青岛市知识产权局面向新区企业重点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贯标、专利导航、专利优势企业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等工作,使新区企业的创新创业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大为提高。目前,新区已有企业重点实验室54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7家,高新技术企业156家,2015年提交发明专利申请1万余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00余件,同比增长近160%,增幅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
高质量创新,高质量申请,拥有高质量的发明专利,这种以知识产权质量取胜的导向迅速巩固了企业、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基础。如今,石油化工、通信电子、船舶海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海洋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十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知识产权已成为西海岸新区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发展‘蓝色经济’,实现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一样也不能少。”李天传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服务业是产业与经济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因此,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迅速落地生根。
“为了支撑西海岸新区创新发展,我们在青岛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开通了‘专利巴巴’服务平台,为企业和产业创新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该平台管理者告诉本报记者,“专利巴巴”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专利代理、专利交易、专利推广及专利合作平台,整合了1万名优秀专利工程师、1000家优质专利服务机构的优势资源,可以在线交流,使专利申请更轻松、流程更透明。
目前,西海岸新区已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知识产权的助力为西海岸新区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西海岸新区版图上,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中德生态园、青岛影视文化产业区、青岛海洋高新区、青岛现代农业示范区等9大功能区正茁壮成长。2015年,新区海洋产业实现生产总值690亿元,同比增长17%。
按照规划,到2020年,新区将在知识产权优势基础上,构建起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形成先进制造业发达、现代服务业繁荣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从而推动青岛成为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知识产权工作要再上新台阶,支撑西海岸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把西海岸新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岛。”遥望海天相连之间,李天传信心满满。
采访感言
国务院批复成立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新区不到两年时间,这里的创新局面就已经旧貌换新颜。碧水蓝天之间发生的这些变化,既来自知识产权的力量,也来自基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一家家企业的转型,一个个产业的升级,为“蓝色经济”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浪潮,展现了无限美好的前景。
青岛双星、海西重工、青岛钢铁、上汽通用……一踏上青岛西海岸新区这片热土,常青的绿树丛中,不时闪现出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道路两旁一排排红顶白墙的建筑,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辉,几乎让初来乍到的人们难以相信这里是工业园区。
国内第一个海洋生物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第一家跨境电商产业园,为这里平添了创新创业的魅力。“这里创新创业的风景更独特。围绕发展海洋‘蓝色经济’走创新发展之路,知识产权工作正在驶入快车道。”青岛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李天传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介绍。眼下,西海岸新区已经聚集了一批具备知识产权优势的百亿级名企和产业,形成了发展“蓝色经济”的生力军。
近年来,围绕该新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青岛市知识产权局面向新区企业重点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贯标、专利导航、专利优势企业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等工作,使新区企业的创新创业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大为提高。目前,新区已有企业重点实验室54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7家,高新技术企业156家,2015年提交发明专利申请1万余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00余件,同比增长近160%,增幅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
高质量创新,高质量申请,拥有高质量的发明专利,这种以知识产权质量取胜的导向迅速巩固了企业、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基础。如今,石油化工、通信电子、船舶海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海洋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十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知识产权已成为西海岸新区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发展‘蓝色经济’,实现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一样也不能少。”李天传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服务业是产业与经济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因此,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迅速落地生根。
“为了支撑西海岸新区创新发展,我们在青岛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开通了‘专利巴巴’服务平台,为企业和产业创新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该平台管理者告诉本报记者,“专利巴巴”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专利代理、专利交易、专利推广及专利合作平台,整合了1万名优秀专利工程师、1000家优质专利服务机构的优势资源,可以在线交流,使专利申请更轻松、流程更透明。
目前,西海岸新区已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知识产权的助力为西海岸新区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西海岸新区版图上,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中德生态园、青岛影视文化产业区、青岛海洋高新区、青岛现代农业示范区等9大功能区正茁壮成长。2015年,新区海洋产业实现生产总值690亿元,同比增长17%。
按照规划,到2020年,新区将在知识产权优势基础上,构建起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形成先进制造业发达、现代服务业繁荣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从而推动青岛成为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知识产权工作要再上新台阶,支撑西海岸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把西海岸新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岛。”遥望海天相连之间,李天传信心满满。
采访感言
国务院批复成立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新区不到两年时间,这里的创新局面就已经旧貌换新颜。碧水蓝天之间发生的这些变化,既来自知识产权的力量,也来自基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一家家企业的转型,一个个产业的升级,为“蓝色经济”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浪潮,展现了无限美好的前景。

中文
Engl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