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ZhenShi WanChu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电话:0755-82526883 传真:0755-82557007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澳新亚大厦首座1720
光明区办公室: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荟萃路翠园居(综合执法大队直入100米)
萬川國際智慧(香港)有限公司
電話Tel:00852-2152 3093 傳真Fax:00852- 2156 3921
WANCHUAN INT'L INTELLECTUAL (HONG KONG) CO., LIMITED
注册地址英文:ROOM 1405A, 14/F., LUCKY CENTRE, 165-171 WANCHAI
ROAD, WANCHAI, HONG KONG
网址:www.sz8wanchuan.com
邮箱:sz8wanchuan@163.com
公众微信平台:sz8wanchuan
QQ:764681061 1140831228
- 作者: 万川知识产权
-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 日期: 2014-12-24
- 浏览次数: 954次
12月14日这一天,小米公司(下称小米)选择与美的集团(下称美的)“联姻”,希望用这桩“喜事”驱走小米连续遭遇的“专利阴霾”。然而,就在同一天,有“铁娘子”之称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却语出惊人,公开炮轰,称“小米和美的是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以一句“我格力有1.4万余件专利,你小米有多少?”,将“矛头”直指小米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创新能力和脆弱的专利实力。随后几天,双方大打口水战,面对董明珠的讥讽,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也不甘示弱,回应称,小米正在打造自己的“专利库”,并计划到2016年提交8000件专利申请。
事实上,双方的此番暗战源于今年早些时候那场10亿元的“赌约”,雷军赌自己的小米将在5年内营收超过格力,尽管目前来看,格力还稍占上风,但随着小米和美的结盟,以及未来小米和更多家电厂商结盟,小米与格力已不再是赌局上的对手,或将成为市场中动真刀真枪的“死对头”。
有关专家表示,双方此次“唇枪舌剑”不排除炒作嫌疑,两者除了发展规模和经济体量等外,无论是所属行业还是面临的发展环境都不尽相同,因此两者的比较并没有实际意义。但在激烈竞争的高技术附加值的市场,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漠视专利风险,再大的成功也注定是短命的。对于小米而言,应该正视自己的短处,在国际化进程中尽快补齐专利短板,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获取等途径加速专利积累和布局。
“小美”联姻逼急格力
公开指责专利“死穴”
一个是拥有23年历史的生产企业,傲视于国内空调产业多年,是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领导者;一个是年仅4岁的互联网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迅速成长为一个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手机霸主。在这场看似并不对等的较量中,两家公司的大佬却在今年年初设下一个5年的“赌约”。
时间过去一年,从双方公布的销售数据或许能看出未来5年的赢家。数据显示,2014年格力销售收入将达到1400亿元,小米在今年将完成800亿元的销售收入。通过对比,格力目前稍占上风,但谁也无法忽视小米未来数年的增长潜力。PatSnap智慧芽首席专利分析师贾郡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董明珠选择以专利作为攻击手段,是因为小米一直模仿苹果公司而广受诟病。董明珠以格力的1.4万件专利为荣,又恰逢雷军在销售额上发出挑衅,所以会在创新、专利方面进行还击。
那么,董明珠所说的1.4万件专利是否属实?小米的专利真的不堪一击?我们通过一组专利数据进行对比。贾郡经过专利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格力共提交近1.15万件中国专利申请,在海外有约400件专利申请。按照之前的申请速度计算,至今尚未公开的专利申请大约在2000件。同期小米已公开的专利申请量为1647件,授权专利为108件。而近日小米总裁林斌在向媒体透露小米专利情况时称,公司累计提交专利申请超过2200件。
在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看来,由于所属行业不同,格力与小米不具有可比性,这场闹剧更像是一次商业炒作。“小米作为成立时间不长的公司,专利不多很正常,并且在手机行业内,国际化对专利的要求比对家电行业高得多。小米未来可以通过收购完善自己的专利储备。作为家电行业传统巨头,格力专利多说明其知识产权策略正确,两家公司目前发展阶段不同,因此这种比较没有任何意义,更多的是一种炒作。”王艳辉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专利弱点影响发展
补齐短板才是王道
5年后谁会成为真正的赢家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但董明珠“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不是收入上的多少,更重要的是你企业的内涵,你创造了什么,你改变了什么,这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的言论却意味深长。不难看出,即使小米最终超过格力,却依然很难赢得董明珠的尊重。在董明珠看来,小米式的成长速度有其成功的因素,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无论最终谁能获胜,在董明珠心中,小米都是一个没有“内涵”的企业,与国内同属通讯领域的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相比,小米骨子里还是缺少创新的基因。
事实上,面对外界一直以来对小米专利问题的口诛笔伐,小米近年来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专利储备。除了加大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的投入,小米还出资成立了国内首支专利运营基金,希望为日后的“出海”积攒更多的“专利弹药”。
“迄今为止应当说小米的发展很成功,从成立专利运营基金这一点也看得出雷军对专利的重视,以及对未来随时可能爆发的专利诉讼有所准备。不过,储备专利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可能无法看到效果。通讯领域本来就是专利诉讼的高发地,小米目前所经历的困难也是大多数国内手机厂商必须面对的挑战,小米能否解决专利问题将决定其未来的发展走势。”王艳辉表示。

中文
English




